
家裡的烘培味,的確會讓家裡溫度上升,不管是晚上還是早上,廚房飄出來的烤麵包味,會讓人溫暖起來。廚房就像是女人的實驗室一樣,參考書上的食譜、仿照雜誌看到的擺設、學習攝影師如何拍美食….每一個步驟就想要這樣完整的完成。
假日早餐上,端上做好的歐式乾果全麥麵包,老公說:不要太過做作的端上桌上,其實一點也不做作,器皿與布料本來就是家裡有的,只是待放齊後,大家才一起用餐。
每回新菜或是剛完成的作品,老公看到我在拍照,都會跟旁邊的友人說:她是為了部落格~呵…這樣的回答是敷淺了些,美好的生活片段,若能用照片與文字完整的記錄,未來再回頭看,應該是一個很棒的回憶。(※昨早吃了新麵包,沒想到我兒子的第一句話是問:馬迷妳這拍照了嗎?…笑)
回到主題,我這105T麵包機帶給我的方便,這一周可是完成了幾款麵包。不曉得麵包機與攪拌機在攪拌上是哪邊有很大的差異,不過、運用這台機器,也可以做出很有口感的麵包。
在Carol的烘培書上,麵包大略的主體配方都差不多,做幾次之後,也較能了解麵包步驟該有哪些,做了四次愈來愈順手。在歐式乾果全麥麵包中,在主麵團加了50g 的老麵團(大約是主麵團20-30%),麵包吃起來真的比較有彈性。
※老麵團作法:68g高粉 速發乾酵母1.3g 鹽0.5g 冷水 38c c(配方是書上一半的量,做出來大約是100g可做兩次的麵包量)放入麵包機設定揉麵團功能,完成後放進抹些油的容器用保鮮膜蓋住冰入冷藏3-4天內用完。
分享一款我覺得用麵包機揉做出口感好吃的“歐式乾果全麥麵包”
材料:
老麵團50g
高粉230g
全麥麵粉50g
麥芽糖1T(加入在175CC的熱水融化放涼)
速發乾酵母3/4t( 2.4g )
鹽1/4t(1.5g )
橄欖油20g
核桃+葡萄乾共100g
(我省略了書上的小麥胚芽粉1T)
以上除了乾果外全放入容器,然後機器設定至揉麵團,乾果入果實盒(按有)…一小時後,第一階段的發酵完成。
墊子上及麵團灑下些許的高粉上,麵團的空氣拍出滾成圓形,蓋上擰乾的溼布讓麵團休息15分鐘。
開始整型成橄欖狀,布上灑些高粉,麵團上方灑些全麥粉,蓋上乾的布,整盤放入烤箱中再次發酵約50-60分鐘,發酵前10分鐘拿出來,將烤箱打開預熱至200度C。輕輕將布移開,以免發酵好的麵團消氣,放入鋪好烘培紙的烤盤上,用抹一些油的利刀在麵團出3-4道深線(這個我畫的不夠深,所以、外型沒有很漂亮)。
進烤箱前在麵團表面上噴灑一些水,烤箱中放一杯沸水,可幫助製造水蒸氣,達到外皮薄脆的效果。(烘烤間也可以向麵團些水再繼續烘烤)
放入烤箱呈現金黄色就完成。(約22-25分鐘)
不管是外型、口感都達到我理想中的歐式麵包,做這款很有成就感。
草莓醬:
再來用麵包機的做出的果醬,比較沒有手感,用火熬出的有時可以拿捏要的果粒大小,不過、兩小時不用待在廚房就可完成果醬,也算是科技帶來的方便。
杏仁片:
也許是熱情過了頭,看到杏仁片也想買回家試做看看,這個貝貝跟老公很喜歡吃,兒子倒說太甜了~呵
起司蔥麵包:
這是基本的主體,再整型成8個各70g 的小麵包,裡頭塞一些摩佐拉起司絲與加鹽的蔥,這天特別用了兩小團麵團讓小朋友玩,隔天一早兒子看到說..哇~怎麼變肉包了。(※我通常是在唸故事書時烘烤麵包,所以、出爐他們都沒看到,只是回想前一晚的麵團變成金黃色的小麵包,直得超級厲害的)


